查看原文
其他

书信公开:当我们和这位颇具名气的老外美食作家谈心

CITYLAB CITY来不
2024-09-07


去信


你好啊Chris,

中秋节的夜晚,在我和伴侣坐滴滴回公寓的路上,他望着窗户说:“北京还有平价好吃的粤菜餐厅吗?” 北京东三环的楼宇之间,血红色的月亮一闪一闪而过,云层朦胧。我们的晚餐很糟糕,尽管那家店在大众点评上名列粤菜排行前茅已有多年。

但我该如何去形容这种糟糕呢?坐下询问菜单后,服务员给的答复是“找不到”并让我们扫码点餐,这就已经让我们有些恼怒了。我非常不喜欢“扫码点餐”——当然不仅限于点餐,而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在很多餐厅已经不存在“人工点餐”这项服务了。十几分钟后,当服务员端来了一碗浓郁但有些油腻的黄金胶原鸡汤还有一盘装在冰冷的锡箔纸中的招牌铁板豆腐时,我已经没有吃饭的心情了。在北京,但凡是怀着试试看的心态踏足一家新餐厅,这种沮丧就太容易发生了。但是抱怨这种因为对proper dinner有所期待而带来的沮丧在北京甚至显得有些矫情,因为这个城市里有太多人每天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无论他们年薪百万还是时薪二十。

人们宁愿让味蕾过期,也要让健康宝保持新鲜。核酸检测亭门口长长的队伍已经成为了日常景观。也许某天通过大众点评也可以排队取号做核酸检测了——让做核酸变得和吃饭一样高效而简单。

我想了很久应该跟你探讨一个什么具体的话题。在你发布在各种平台的文章中,我读到过你对各种食物的评价,摩旅见闻、奇人轶事、家族历史……这些数量巨大而多维度的表达似乎已经涵盖了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当然可以为了KPI向你提出诸如“你认为上海的小笼包会朝着什么方向进化?”、“有任何推荐的上海新餐厅吗?”这类完成任务式的问题,但我不愿意那么做,因为我不想要假装好奇。

由此我想到,伪装和扮演似乎已经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如你之前所写,“和并不真正认识、更谈不上喜欢的同事们一起尬吃午餐”,职场里体面最重要。有一次我们公司组织在大董聚餐,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个我在公司从来没见过她笑的同事,她的工位就在我邻桌,但我们的交集也仅限于在微信上对接工作。当时她正夹了一口鱼子酱烤鸭入口,我傻笑着问她,“XX,你今天开心吗?” 旁边其他三五个同事顿时停下了他们的聊天,把目光转向了我和那位同事。她放下筷子很小声地说,“我没什么感觉。” 我没再说什么。难道尬吃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一种冒犯吗?

职场里的人们看起来总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忙着健身,忙着吃预制菜,忙着跳槽找薪水更高的工作。我称这种为“精英忙”,也包括你笔下那些永远忙着抱怨中国员工的外国高管们——我读的时候真的笑了出来。但这种忙碌实际上非常危险,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被外界塑造起来的。很多人可能都深深地陷在这种忙碌里,有些人表现出麻木,比如我那位不笑的同事;又比如我,好像自知却不会如何自救。

面对屏幕疯狂敲字的某些片刻我在会突然停下来想,为什么读者要点开我发布的那些文章呢?“斯德哥尔摩的电动滑板车乱停乱放”、“旧金山要修建高级会所吸引职场人返回城市”、“芝加哥的音乐节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市民不满”、“纽约的公共厕所已经短缺多年”……他们连晚餐吃什么都不关心难道会关心这些离他们十万八千里远的“全球新闻”吗?同时我也反思自己,如果编辑这些稿件不是我的工作,我会关心这些话题吗?你呢?如果不是因为做过厨师,你会关心食物吗?

但至少当下,我还是很在乎今天下班要吃什么的,我猜这可能跟早年的一些和餐厅有关经历有关。七八年前我还在读硕士,白天我在实验室进行植物基因方面的研究(哦,无数的核酸检测,只不过是在植物上) ,晚上我就去餐厅当服务生,一周去三次。餐厅老板是一个台湾中年女人,菜品是 “一种菜+一种肉”这样自由组合的典型美式中餐。客人主要是中老年美国人,熟客占50%以上。我脱下实验室的白大褂后就立刻奔赴餐厅围上黑围裙,一晚上点菜端菜跟熟悉的客人聊天——那是我最快乐的一些日子。这种日子大概持续了至少两三年,直到2017年我回到中国结束。

写作是我最近一年才开始做的事,所以相比起你,我还是一个写作婴儿,导致这封信我写得“兢兢战战”,生怕你收到后大声抱怨“为什么要花时间阅读这些如此平庸的文字!”, 但我告诉自己,要勇敢表达,想想伟大的作家们,海明威、波拉尼奥、马尔克斯……他们都是在无数次和自己较劲的痛苦过程中过来的。而更让我颇受鼓励的是你曾经写过,“不管写作的主题是什么,只有当你渴望更深刻地了解人性、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乃至最终了解我们自己,你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最后我想说,尽管你认为北京烤鸭和鱼子酱的叠加奢华即土豪又庸俗,但几年前我第一次吃到这种组合时我却认为这是一道“开了光的菜肴”。还记得那天清晨我去了首都机场送走前男友,抹着眼泪坐滴滴到晟永兴跟五六年没见过的表姐碰面,她一边嗔怪着我“你怎么把自己搞成这样”一边说这里的鱼子酱烤鸭让她年年不忘“来北京出差一定要再吃一次”。上菜,入口,味觉一定是触碰到了些什么,好吃,真好吃,还哭什么哭啊。我不禁想要再次引用你的一句话:Trusting your own tast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before.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天,是直觉在让我变好起来。

我非常喜欢你犀利风趣的中英文混杂的语言,我猜把Tuhao直接作为一个单词放进英文句子的,你应该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我认为这也是一种直觉性的创作。

期待你的回信。无论你写的是什么。


Best,

Amy Kang
2022/09/15


回信


你好,艾米:

中秋节次日我醒来的时候,月光依然皎洁。当时是凌晨四点半左右,因为当天要赶早班火车,我索性不再睡。为了准备去苏州,那晚我很早就睡了(我一向睡得非常早),我要去那里对肯德基新推出的小笼包进行一番科学的测评。他们已经在中国各地推出了这道新品,除了我所居住的上海。这么做可能是明智的。

我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了这项自娱自乐式的项目——我带着游标卡尺和电子秤,对我寄居的这座城市各处的小笼包进行测评。我曾尝试过戒掉这个不良行为,但是,如果我坚持下去,有朝一日我的墓碑上或许能有人为我蒙上薄薄一层打着褶的小笼包面皮,而来扫墓的人们离开时也许会留下几小碟浸有姜末的醋汁。

在围观人们在街上排长队方面我也经历了一场转变。以前,我们眺望队伍最前面,会发现他们排的是烘焙店或者餐馆,或者是家奢侈品店,总之都是些网红打卡点。现在我还会看,人群总是会吸引我的注意,但结果总是发现,他们是在排队做核酸。这是2022年中国人的日常。对于做核酸,我虽然乐见有类似“点评网”的东西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我希望能更进一步——最好有“饿了么”这样的App。如果哪天做核酸能像订外卖一样便捷,下单后很快就有人过来敲敲门、捅一下喉咙、完成,那这个奇怪的时代才算真正变得正常了。

我很想知道是什么促使你问你的同事她开不开心,但我更想知道的是,是什么使得她能坦诚地回答你。听上去你似乎是这段时间第一个问她这个问题的人,连她自己都没问过。这是一个很私密的问题,如果你希望对方对你实话实说,那么,如果她回答说不开心,你该怎么办?你该说些什么?这种不开心已经被带到你的世界里,而且,因为不习惯这样的回答,它会变成一枚炸弹,会把你的世界也引爆。这远比一顿晚餐更重要,比菜单里有没有鱼子酱更重要,而且,它往往与不公正的现实有关。谁能变得快乐起来?又有谁只是麻木了?

食物本身带来的愉悦体验会转瞬即逝,而餐桌上发生的其它所有一切却会成为持久的记忆。我至今还记得某年夏天吃过的金枪鱼鳄梨塔塔,那时我摔伤了胳膊,于是我父亲带我去波士顿度假。那个时候(当时我12岁)我已经对烹饪显露出兴趣,因此我父亲认为,与其吊着负伤的胳膊参加体育夏令营,不如去餐馆,就他和我两个人。现在回想起来,我已经不记得那道菜的滋味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当时的反应——他眼睛都瞪大了,嘴里发出“啊……哇哦”的赞叹。

当时我家并不富裕,我们很少去餐馆吃饭,去供应金枪鱼和鳄梨的餐馆吃饭的机会就更少了;所以那是一次很特别的款待。那次旅程的其它部分我都记不清了,但看到父亲那么开心时的那种感受一直伴随着我。那是食物的威力,那也是我想带给其他人的东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

许多年来我的确在这么做,我在美国各地以及上海的专业厨房里从事烹饪工作,但到了某个时候我失去了激情。我的最后一位大厨制作的分子料理在我这里产生不了共鸣,我无法想象这样的食物会让任何人发出微笑,就像我父亲那晚在波士顿那家餐馆里那样;我无法理解为什么食物需要理性多过感性。我需要做些其它事,于是,我转向了语言,像你一样。

2006年我骑着摩托来了场穿越中国的旅行,这次行程的日记让我开启了写作生涯,内容大多是关于食物的,这个职业身处厨房以外,但仍然在食物的世界里。像你一样,没有人教我怎么写。我通过不断出错来学习,模仿我喜欢的作家,直到最终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声音,这与一名好厨子(或者任何需要创意的领域的人士)所经历的过程是一样的。

这些事情究竟有多重要?食物、大厨和文字来来去去,故事发表了又消失了,一道道食物上桌了又被吃掉了。唯一重要的事是,它是否跟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发生关联——哪怕一个人就足够了。

它是否曾让他们的某一天变得很欢快?是否曾给他们带来微笑或让他们稍停片刻思考些什么?面对转瞬即逝的生命,人们之间的这些交往才是最重要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所有人都在遭受痛苦,因为欲望、因为贪婪、因为工作、因为生活,因为我们爱的人或者我们恨的人,而要想不变得麻木,唯一的途径是与人交流。艺术、文学、设计、美食……

任何可以用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去用。

此致,

Chris


注:由于Chris的回信原文是英文,所以特别感谢我们的翻译老师,如有兴趣查看原文可以移步今日第二条推送。



Chris在餐厅工作时期(在后厨、和家人)



上海小笼包指南



撰文:Amy Kang
编辑 : Poopa
翻译:许诺
版式:龙荆
制图:+ -
图片来源:受访者

「City来不」发布均为「City来不」
《商业周刊/中文版》「CITYLAB城市」
CityLab Bloomberg等原创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如欲转载、合作等
请联系∶hewenxia@modernmedia.com.cn授权

更多「新克勒」的内容请点击:

新克勒|谭绮文:从加拿大到上海,“沪漂”女主厨的味觉实验


新克勒|美食之都里的平行宇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ITY来不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